世人皆知周希汉将军是开国上将,却鲜有人知他年轻时也曾有过一段包办婚姻。那是在他参军前的事了,一纸婚书,一场仓促的婚礼,周希汉连新娘的面都未曾正眼相看,就匆匆离去投身革命。谁知这一走就是二十余载,战火纷飞中,他建功立业,终成开国将领。可这位素未谋面的新娘,却默默守在周家老宅,为他尽孝送终。直到50年代末,一封突如其来的信件,打破了这段沉寂多年的往事。信中,那位从未谋面的前妻提出要一个儿子过去陪伴,这让功勋卓著的周将军陷入了两难。这封信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周希汉又是怎么样处理这段特殊的姻缘?
1934年初春,湖北省麻城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周家老宅内愁云密布。周老爷子望着门前那棵参天古树,不停地叹气。这棵树见证了周家三代人的兴衰,如今周家只剩下他这一根独苗的儿子周希汉。
周家祖上曾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读书人,到了周老爷子这一代,家道中落。但周老爷子仍然维持着读书人的体面,省吃俭用供儿子读书。谁料想,十六岁的周希汉突然表示要去参军。这个决定让周老爷子彻夜难眠。
那时正值土地革命时期,麻城地区红色势力蒸蒸日上。年轻的周希汉被革命理想所感召,私自报上自己的姓名去参加了红军。周老爷子得知后,四处托人打听,这才在一个月后把儿子找了回来。
为了让儿子安定下来,周老爷子请来了当地颇有名气的何道长给儿子看相。何道长捋着胡须,说周希汉面相不凡,但命格太过刚烈,需要找个属性相合的媳妇来中和。正巧,邻村郑员外家有个女儿,生辰八字与周希汉极为相配。
郑家虽然家境殷实,但因为大女儿已过及笄之年还未说亲事,着实着急。当周家托媒人上门提亲时,郑员外欣然应允。他觉得周家虽然清贫,但书香门第,再加上周希汉聪明伶俐,前途无量。
就这样,双方很快定下了亲事。媒人换了庚帖,选了个良辰吉日。但周希汉对这门亲事却全然不知,他整日想着如何重返部队。直到婚礼前三天,他才从母亲口中得知自己即将成亲的消息。
婚礼当日,鞭炮声震天,唢呐声不绝。周希汉穿着大红喜袍,骑着高头大马去接亲。一路上,他始终沉默不语。拜堂时,他机械地跟着礼官的口令行礼。入洞房后,他连新娘的盖头都未揭,就借口出去方便,悄然离开了。
天还未亮,周希汉就已经走出了村子。他知道,部队很快就要向南转移,如果这次错过,可能就再也找不到组织了。临走前,他在祠堂的神位前重重地磕了三个头,算是对不孝的请罪。背着简单的行囊,踏着晨曦,他毅然踏上了寻找红军的路。
这一走,就与这门姻缘彻底断了联系。没有人知道,这个决定将会怎么样影响两个年轻人的一生。而那个连面都未曾相见的新娘,从此便在周家老宅开始了她漫长的等待。
离开家乡后的周希汉在湖北境内辗转多日,终于在1934年夏天找到了红军部队。由于他曾经参军的经历,加上表现突出,很快就被编入了红五军团。这一年,他参加了著名的黄安、麻城战役,经受了战火的洗礼。
随后,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周希汉所在的部队担任后卫,任务是掩护主力部队突围。在血腥的遵义战役中,他亲眼目睹了战友的牺牲,但这些惨烈的场面并未动摇他的革命信念。相反,这段经历让他更加坚定了跟随党走的决心。
1935年,部队到达陕北后,周希汉被调到了教导队。在这里,他不仅系统地学习了军事理论,还接受了政治教育。这段时期的学习为他后来的军事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抗日战争爆发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周希汉被任命为一个连队的指导员。1938年春,他带领部队参加了著名的平型关战役。在这场战斗中,他指挥连队巧妙地利用地形,成功伏击了一支日军运输队,缴获了大量军需物资。这次战斗的胜利,让他第一次在军事指挥上崭露头角。
1940年,周希汉被调任营长。在一次对日军据点的突袭战中,他采用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战术。白天让部队在正面佯攻,夜晚则带领精锐分队从敌人意想不到的悬崖峭壁攀爬而上,一举攻下了这个被称为"铁壁"的据点。这次战役之后,他的名字开始在晋察冀边区传开。
解放战争时期,周希汉已经成长为一名师级指挥官。在辽沈战役中,他指挥部队担任主攻任务,连续突破敌军三道防线。尤其在攻打一处碉堡群时,他采用了"声东击西"的战术,调动敌人注意力的同时,派出小分队从下水道潜入,最终一举拿下这个要塞。
平津战役中,周希汉率部参与了天津外围的合围战。在这场战役中,他巧妙地运用了攻心战术,通过策反敌军内部人员,使得一个团的军队放下武器投降,避免了大规模的伤亡。这次行动被上级誉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典范。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因为在解放战争中的突出表现,周希汉被授予将军军衔。站在城楼下观看开国大典时,这位从红军小兵成长起来的将领,见证了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
建国初期,周希汉被派往军事院校任教。在这里,他将自己多年的战争经验整理成教材,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军事人才。期间,他还参与了多项军事理论的研究工作,为新中国的国防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周希汉南征北战的岁月里,麻城老家的周郑氏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婚后第二天,当得知新郎已经离开时,按照当地习俗,她本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回娘家。但她却留了下来,开始照料周家的老人。
周家的日子并不好过。1935年的一场水灾,冲毁了周家的部分田地。周郑氏带头下地劳作,将残存的庄稼一棵棵扶正,又在田埂上种上红薯,以补贴家用。到了秋收时节,靠着她的努力,周家总算没有挨饿。
1937年,日军的铁蹄踏入华北。战火很快蔓延到了麻城。周郑氏将公婆转移到了深山的亲戚家,自己则留在老宅看家。一次,一队日军来村里搜查,她将村里几个年轻人藏在地窖里,自己却装作聋哑人,蒙混过关。这件事后,村里人都说她胆识过人。
战争年代,周家老两口的身体每况愈下。周郑氏省吃俭用,变卖了自己的嫁妆,请来了镇上最好的大夫。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熬药,日复一日,直到老人家的病情好转。村里人都说,这个儿媳妇比亲生女儿还要孝顺。
与此同时,在革命队伍中的周希汉也组建了自己的家庭。1939年,他在延安认识了女革命干部周璇。周璇是江西人,年轻时就投身革命,在长征路上负责通讯联络工作。两人在共同的革命理想下结为伉俪。
婚后不久,周璇就生下了第一个儿子。但战争年代,夫妻俩很少能团聚。周璇一边带着孩子,一边继续在后方做支援工作。她将儿子交给部队的托儿所照看,自己则在被服厂担任政治指导员,为前线的战士缝制军装。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周希汉和周璇又先后有了三个儿子。四个孩子都在部队大院里长大,从小就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大儿子继承父志,考入军事院校;二儿子在一所重点大学学习物理;三儿子成为了一名医生;最小的儿子则进入外交部门工作。
1953年,周家老太太病重。周郑氏日夜照料,却始终未能挽回老人的生命。在老人临终前,她答应一定会把老宅保护好,等待游子归来。老太太去世后,她按照当地习俗,为老人操办了丧事,然后独自守在周家老宅。
这一守,就是二十多年。期间,她多次收到亲戚劝她改嫁的信,但都被她婉拒了。在她看来,既然曾经拜过堂,就该守住这份责任。白天,她在田间劳作;晚上,就在煤油灯下缝补衣物。渐渐地,她的头发也染上了霜色。
村里人都说,周家祖坟前的那棵老槐树,见证了这位女子的坚守。每逢清明,她都会带着村里的孩子去周家祖坟扫墓,给他们讲述周家的故事。日子就这样,在她细水长流的付出中,慢慢地过去。
1958年深秋,北京的一个军区大院里,周希汉收到了一封来自故乡的信。信是村里的老支书代笔写的,信中说周郑氏想要一个儿子过去照料晚年。这封信揭开了这段尘封多年的往事。
当时的周希汉已是位高权重的将军,但这个请求却让他陷入了两难。一方面,他对这位素未谋面却为周家付出一生的女子心怀愧疚;另一方面,他已经有了自己的家庭,四个儿子都在北京长大,与农村里的生活完全脱节。
这件事很快在军区大院传开。有的老首长建议他将周郑氏接到北京养老,但周郑氏在回信中表示不愿离开生活了大半生的周家老宅。最后,还是周希汉的夫人周璇提出了解决方案。
1959年春节前,周璇带着二儿子小周来到麻城。当时的周家老宅已经有些破旧,但门前的老槐树依然枝繁叶茂。院子里种着各种蔬菜,显示出主人的勤劳。
周璇见到的是一位面容清瘦的农村妇女,虽然才五十出头,但已经满头白发。让周璇没想到的是,周郑氏不但没有半点怨言,反而将老宅打理得井井有条。墙上挂着的周家列祖列宗的牌位一尘不染,祠堂里的香火也从未断过。
小周在老宅住了一个月。这期间,他跟着周郑氏学习农活,体验着与北京完全不同的乡村生活。周郑氏教他认识庄稼,告诉他周家的传统,带他去祭拜周家的祖坟。渐渐地,这个城里长大的孩子开始理解了乡土的意义。
临走前,小周主动提出要留下来。他说,自己在北京读完高中后,愿意回到老家工作。周郑氏没有立即答应,而是让他先回北京好好考虑。但从那以后,每逢寒暑假,小周都会回到麻城,陪伴周郑氏。
1960年,周希汉终于抽空回了一趟老家。这是他离开二十六年后第一次返乡。当他站在自己逃婚的那个院子里时,昔日的场景恍如昨日。他对周郑氏深深鞠了一躬,表达了这些年来的歉意。
周郑氏只是淡淡地说:"这些年,老宅没有倒塌,周家的香火没有断绝,就是我最大的欣慰。"这句话,让久经沙场的将军也为之动容。
从此以后,虽然两个家庭依然分居两地,但来往渐渐密切起来。周希汉年年都会派人送去慰问品,逢年过节也会让子女回去探望。而周郑氏则将周家的老宅和田产都过继给了小周,让这个城里长大的孩子真正成为了周家在农村的传人。
小周后来真的回到了麻城工作,成为了当地一名农业技术员。他不但照顾周郑氏的晚年,还在周家老宅旁边建起了农业试验站,为当地农业发展做出了贡献。这也算是完成了周郑氏守护周家的心愿。
1975年,周希汉从军事科学院退休。退休后,他开始有更多时间往返于北京和麻城之间。每次回到老家,他都会在祠堂里待上很久,翻看族谱,整理家史。在他的主持下,残破的周家祠堂重新修缮,老宅也进行了全面整修。
这一年的春节,周家两个家庭第一次在老宅团聚。北京的儿女们带着孙辈回来,热闹的场面让老宅重现了往日的生机。周郑氏张罗着准备了一桌家乡菜,其中有她最拿手的麻城特色糯米饭。这顿饭后,周希汉特意将自己的回忆录交给了周郑氏保管,说这是对她几十年坚守的一个交代。
1978年,周郑氏的身体每况愈下。小周发现她经常在深夜里独自坐在院子里,望着天上的星星。当年那个倔强的年轻媳妇,如今已是满头白发的老人。得知这一条消息后,周希汉立即从北京赶回,并带来了最好的医生。
在生命的最后时期,周郑氏将自己的嫁妆一件件地拿出来,分给周家的儿孙。其中有一对银手镯,是她婚礼当天戴的,她将其中一只给了周璇,另一只给了小周的妻子。这个举动,象征着两个家庭最终的和解与接纳。
1979年冬天,周郑氏在睡梦中安详离世。按照她的遗愿,周家按照传统礼制为她办了丧事。来参加葬礼的不仅有当地的乡亲,还有从北京专程赶来的周家人。她被安葬在周家祖坟旁边,与曾经照顾过的公婆长眠于同一片土地。
周郑氏去世后,周希汉将她的事迹整理成文字,并刻在了一块石碑上,立在周家祠堂前。碑文讲述了这位媳妇守护周家近半个世纪的故事,让后人得以了解这段历史。
1980年,已经年过古稀的周希汉开始着手整理家族史料。他将周郑氏的日记、书信以及村里老人的口述记录都收集起来,编成了一本家史。在这本家史里,他特意用了大量篇幅记述了周郑氏的事迹,称她为"周门守护人"。
1982年,周希汉因病住院。在病榻上,他将周家的族谱交给小周,嘱咐他继续守护这份家族记忆。小周遵照父亲的意愿,在老宅里开辟了一间陈列室,将周家的历史文物和照片都陈列其中,供后人瞻仰。
1983年春,周希汉在北京去世。按照他的遗愿,骨灰被安葬在麻城的周家祖坟旁,与周郑氏的坟墓比邻而立。至此,这对从未真正夫妻相处过的人,终于在另一个世界里重逢。
如今,周家老宅依然矗立在麻城的土地上。门前的老槐树愈发苍劲,见证着岁月的流转。小周的孙辈们每年清明都会回来扫墓,老宅里时常传出欢声笑语,周家的故事也在一代代传承下去。在祠堂的墙上,周希汉和周郑氏的画像并排而立,记录着这段跨越半个世纪的传奇往事。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E-mail: service@yynk.com
固话: 0769-88566677
友情链接:爱体育ios下载 | 爱体育官网ios下载 | 爱体育ios下载地址
扫码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