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勒工名”與傳統工匠精神傳承_产品系列_爱体育官网_ios下载地址
“物勒工名”與傳統工匠精神傳承
更新日期:2024-06-25 |   更新作者: 产品系列

  “物勒工名”是指器物的制造者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器物上面,以方便管理者檢驗產品質量。它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手工業管理制度,《禮記·月令》載:“物勒工名,以考其誠,功有不當,必行其罪,以窮其情”。大量刻畫著工匠名字的出土文物說明這一制度起源很早,源遠流長。某種意義來說,“物勒工名”是我國最早的問責制,它不僅是產品質量的重要保障,也是傳統工匠精神傳承的重要保証。

  “物勒工名”制度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早在商周時期即有在青銅器上刻記人名的現象,但此時多是標明物品的所有者,並非制作者。將制造者名字刻上器物的情況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當時,有些器物上還出現了主造人和監造人的名字,如《殷周金文集成》所錄的“十一年藺令矛”上刻有“十一年,藺令肖狽、下庫工師臤石、冶人參所鑄鈷戶者”的銘文,記錄了令(主持者)、工師(監造者)、冶人(制作者)的名字。這種現象在變法運動開展得轟轟烈烈的秦國也大量出現。

  秦朝實現了國家統一,“物勒工名”制度也隨之被進一步強化,不僅在實踐中加強考核,在法律上也得以強化,這在睡虎地出土的秦簡中有具體的規定,如《工律》說“公甲兵各以其官名刻久之,其不可刻久者,以丹若髹書之”。又《效律》雲:“公器不久刻者,官嗇夫貲一盾。”這說明“物勒工名”制度在秦朝就以法定的形式固定下來。

  漢承秦制,“物勒工名”制度的實施日臻完備,其顯著標志是,這一制度已深入到官營手工業的各個方面,目前在一些銅器、漆器、鐵器、骨簽等出土文物上均發現有銘文,而且銘刻內容較為豐富,如1956年,在貴州清鎮平壩漢墓出土的漆耳杯上題字雲:“元始三年,廣漢郡工官造乘輿髹丹畫木黃耳棓,容一升十六籥﹔素工昌、休工立、上工階、銅耳黃涂工常、畫工方、丹工平、清工匡、造工忠造,護工卒史惲、守長音、丞馮掾林,守令史譚主。”銘文介紹了產品制造的時間、地點、參與制造和監督人員的名單。這說明,在漢代,“物勒工名”制度已經相當成熟。

  唐朝在承襲前代“物勒工名”制度的基礎上,對該制度進行了豐富和發展。一方面,政府為了確保官營手工業技術領域后繼有人,對手工業實行工匠征集制度,為工匠設立“匠籍”,子弟要世襲匠籍。另一方面,政府把“物勒工名”制度和工匠的培養考核結合起來,如《書·百官志》記載:“細鏤之工,教以四年﹔車路樂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矟之工,二年﹔……歲終以監試之,皆物勒工名。”這一材料說明唐代對屬於“細鏤之工”的金銀工匠及金銀器制造,從工匠技藝的培訓,到產品的制造、管理等方面均有一套嚴格的制度。由於政府注重對工匠的培訓與考核,唐代涌現出了一批技藝精湛的工匠或工匠家族。如曾參與建造昭陵、翠微宮、玉華宮等大型工程的閻立德,便是唐代杰出的建筑工程師。

  明清時期是中國封建專制制度發展的高峰,政府對手工業尤其是官營手工業的管理自然更加嚴格,“勒名”制度也更為規范、具體,最突出的是在工程材料上都要層層勒名。南京明城牆即為典型的代表。櫛風沐雨六百余年,南京明城牆至今仍然雄偉堅固,其中原因很多,有一個細節格外值得關注,每塊城牆磚背后的勒名與當時嚴格的責任制是密不可分的。如在一塊“黃州府蘄水縣”銘文城磚上刻有67個字,記錄了十一級燒磚責任人:黃州府提調官同知曹振祖、司吏黃璣,蘄州提調官判官馬彝、司吏倪琦,蘄水縣提調官主簿夏時中、司吏謝原,總甲李谷雲、甲首葉邦泰、小甲徐貴,窯匠黃益,造磚人夫何興。這是目前南京城牆上發現的責任層級最多的一塊。據此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結構嚴密、層次分明的質量責任體系,在這個體系中,上到府縣官吏、下到具體做磚的窯匠、民夫,包括基層的總甲、甲首、小甲等管理或者經辦人員都要把名字刻在磚上。這種精確到人的責任制,有效加強了制磚工序的管理和監督。

  我國古代“物勒工名”的手工業管理制度歷史悠久,在保証產品或者工程質量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一制度之所以產生並長期延續,主要有如下幾方面的原因。

  提升產品質量的要求。周平王遷都后,原有的統治秩序被打破,國家間的競爭和對抗不斷升級,春秋戰國時期國家間戰爭頻繁,諸多諸侯國在戰爭中灰飛煙滅。《管子·兵法》指出“器械巧,則伐而不費”,說明在冷兵器時代,武器裝備的質量對戰爭的勝負影響極大。面對生死存亡的嚴峻形勢,各國都紛紛提升了對武器裝備的質量要求,“物勒工名”的責任追究制度便應運而生了。因而我們注意到,這一時期勒名的多為戈、矛等戰爭利器。另一方面,在古代社會,官營手工業產品多提供給統治集團享用,“犀象珠玉,……石山隱飾,金銀錯鏤,窮極麗靡,轉相夸咤”(《后漢書·王充王符仲長統列傳》),這些物品對質量的要求自然很高。統治集團積極助推“物勒工名”制度也是為了滿足其自身奢侈生活的需求。

  社會分工的需要。春秋戰國時期,手工業發展迅速,技術更為復雜、成熟,同時新的生產部門不斷涌現,社會分工進一步細化。《考工記》記述了木工、金工、皮革、染色、刮磨、陶瓷等六大類工種,反映出當時中國所達到的科技及工藝水平。越來越細致的社會分工,讓生產技術日益專業化,一件產品的完成需要多個工種的配合,隻要一個環節出了問題,便會影響整個產品的質量。這就需要一種質量監督管理制度來保証產品的質量,在產品出現質量問題時,能夠有效地進行追責,在這種形勢下,“物勒工名”制度的產生便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商品經濟發展的推動。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一些技術精湛的私營手工業者為了在市場競爭中取得優勢,紛紛借鑒官營手工業“物勒工名”的做法,主動在商品上刻下自己的名號,來標識和推銷自己的產品,這便成為商標的雛形。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秦國的民間陶器上便出現了“咸完裡奢”“咸沙裡突”的字樣。這些手工業者在陶器上刻上自己的住處和名字,以與他人區別開來,目的在於彰顯自己精湛的制作技術。到了宋朝,便形成了產品的品牌和商標。后來一些品牌成為百年老字號,出現了如“張小泉”剪刀、“王麻子”刀剪、洛陽老城的“濟世堂李佔標膏藥”等著名的品牌,這些名稱本身成為產品質量過硬的符號象征。可見,民間手工業者的推動也是“物勒工名”制度得以發展的重要因素。

  自古以來,我國先民就注重追求工匠精神,如《禮記》雲“差若毫厘,謬以千裡”,《考工記》指出,“百工之事,皆聖人之作也”。傳統的工匠精神主要包括精益求精、敬業專一、誠實守信等內容。“物勒工名”制度對傳統工匠精神的形成和傳承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精益求精。中國古代工匠極為重視生產技術上的精益求精,《詩經》中即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說法,切、磋、琢、磨都是在生產中反復進行加工的動作,可見早在先秦時期工匠們就重視產品加工中的質量問題了。“物勒工名”制度之下,統治者制定了嚴格的質量監管體系,工匠們為了維護自己的聲譽,對產品的質量要求也很高,如在制作車輛時,要求車輪達到的技術要求是:“規之以眡其圜也,萭之以眡其匡也,縣之以眡其輻之直也……”(《考工記》)。意即車輪圓不圓,輻與牙相交處是不是直角,上下車輻是否成一條直線,兩個輪子沉入水中的深度是否相等都認真對待,一絲不苟。在追求產品質量的過程中,工匠們逐漸形成了精益求精的意識。

  敬業專一。“物勒工名”作為一種制度長期約束著工匠這一群體,對其產生的精神影響是很大的,在這種要求和壓力之下,工匠必須對自己的產品質量負責,認真勞作,兢兢業業,久而久之就內化為“敬業專一”的意識和實踐。《禮記·月令》有雲,“物勒工名,以考其誠”,這裡的“誠”就是敬業專一的體現,其要求是“毋或作為淫巧,以蕩上心”“必功致為上”,指出優質的產品應當是“精良的”,而不是“奇異的”,而精良的產品必須通過敬業專一的“功致”生產出來。

  誠實守信。我國先民十分重視誠信,唐代名臣魏征說“德禮誠信,國之大綱”(《貞觀政要·誠信》),把誠信作為治國之大綱加以強調。誠信精神在“物勒工名”制度中也得到充分的體現。“物勒工名”制度下,每一件產品都有明確的責任人,政府對不合格產品的追查和處理也十分嚴格。《秦律·雜抄》規定:“稟卒兵,不完善(繕),丞、庫嗇夫、吏貲二甲,法廢”,也就是說在士兵使用武器的過程中,如果發現質量問題,武器的制造者將被罰款,甚至被追責。“物勒工名”制度讓“以次充好”的行為沒有生存空間,彰顯了對消費者的誠信。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关于我们
产品系列
爱体育ios下载
爱体育ios下载地址|客户服务
品牌资讯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工字扣
撞钉
喼钮面
底三件
爱体育官网ios下载
联系我们

E-mail: service@yynk.com

13725810607(唐小姐)

13377714625(张小姐)

固话: 0769-88566677

友情链接:爱体育ios下载 | 爱体育官网ios下载 | 爱体育ios下载地址

扫码加微信

扫码加微信

© 2005-2018 爱体育官网_ios下载地址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ICP备案证书号: 粤ICP备10201210